基于主动红外激励的煤岩界面识别 论文
针对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智能化截割时存在的煤岩识别精度低等问题,研究团队采用红外热像技术,建立了煤岩界面检测实验台。通过实验,利用煤粉、水泥、沙子、黏合剂等材料分别浇筑全煤、全岩和煤岩混合三种试件,在单光源9 kLux的激励强度下,对煤岩界面进行识别研究。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使用IRBIS3红外分析软件提取并分析了三种试件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场信息,并通过建立温度场梯度模型,深入研究煤岩的温度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煤、岩两种物质在相同激励条件下的温度场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当检测区域内存在煤岩混合时,温差范围和标准方差会显著增大,这可以作为预测识别煤岩混合的一种依据。在实验过程中,前10分钟内温升变化最为明显,温差范围和标准方差增加较快;10至30分钟内,温度缓慢上升,温差范围和标准方差逐渐增大;30分钟后,温度趋于稳定,温差范围和标准方差无明显变化。随着激励时间的增加,煤岩温度场信息的差异也越大,这有助于提高煤岩识别的精度。
综合考虑温度场信息差异增长幅度与主动激励能源消耗等因素,研究认为在激励30分钟后提取红外图像较为合理。通过提取检测区域内的温度场信息,建立的温度场梯度模型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煤与岩之间的差异。这一研究为提升煤岩识别精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需进一步了解煤岩导热特性与温度场影响,您可以点击这里获取详细信息。研究还表明,深部矿井煤岩体温度场特征在煤岩识别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更多内容请参阅深部矿井煤岩体温度场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