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编程语言
  3. 其他
  4. K介子形状因数和电荷半径:将低能数据与杰斐逊实验室的未来测量结果联系起来

K介子形状因数和电荷半径:将低能数据与杰斐逊实验室的未来测量结果联系起来

上传者: 2020-05-05 09:37:59上传 PDF文件 1.27MB 热度 13次
从成功的π介子电磁形状因数模型开始,我们针对动量传递平方Q2的大范围计算出带电K介子的相似形状因数FK(Q2)。唯一剩余的自由参数将从K介子电荷半径rK的测量值确定。我们将此单个参数拟合到NA-7实验的已发布数据中,该实验在Q2→0处测量FK(Q2)并确定我们的rK首选范围,该范围恰好接近最近的晶格结果。但是,rK测定的准确性仍然很差。但是,在Q2≥5.5GeV2,计划在2017年杰斐逊实验室的K介子电磁形状因子的未来测量,将测试我们的方法,并将大大减少rK的不确定性。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