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安全技术
  3. 网络安全
  4. 数字化转型中的零信任安全实践指南

数字化转型中的零信任安全实践指南

上传者: 2024-10-26 12:04:30上传 PDF文件 1.53MB 热度 38次

数字化时代,伴随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机遇。这些技术的融合与应用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尤其是传统安全防护机制的局限性逐渐显现,难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安全需求。

在此背景下,零信任安全作为一种新型的安全理念和架构广泛受到关注。零信任安全理念的基本原则在于“永不信任,持续验证”,即不再将网络位置视为信任的唯一基础。在传统架构中,位于企业内网的信任度通常高于外部网络,而零信任模型默认所有参与因素均不可信,包括网络内部的用户设备

零信任安全强调最小权限原则,只给予必要的访问权限;动态访问控制与授权是基于实时条件的评估结果。持续安全防护则意味着安全保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一次性设置。零信任安全架构包括控制平面数据平面,两者分离策略与资源访问时的数据交互。核心组件包括策略引擎控制引擎安全代理。策略引擎负责制定安全策略,控制引擎管理平面交互,安全代理作为访问主体和资源的桥梁,执行信任评估与权限授予,控制访问是否建立。

零信任架构能够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安全痛点,如云端应用架构升级带来的新风险、数字化工作空间与供应链协同引入的安全隐患,以及新零售和物联网产品服务创新中的安全威胁。通过零信任安全的实施,企业不仅提升IT架构安全,还能满足数字化工作空间中用户的高体验需求,应对创新产品后的网络威胁。

数字化转型为零信任安全的落地提供了技术和制度上的支撑。技术转型为零信任提供了资源支持,使其高性能发展;制度转型鼓励安全架构向零信任变革。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零信任安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应用场景方面,零信任安全可应用于无界办公、混合云、企业异地分支接入、第三方接入等通用场景,以及银行、通信、物流、能源、地产等特定行业场景。零信任安全依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安全方案,确保任何场景下的数据和资源访问的安全性。

未来,零信任安全将与其他领域进一步融合,如与原生安全理念和广域网络结合,为企业构建全因子信任的安全架构,提供端到端的安全保障。零信任安全理念不仅解决企业当前的安全挑战,还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持续的安全保障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