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do flash烧写过程详解
在介绍基于Vivado的FPGA程序烧写到FLASH过程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Vivado是Xilinx公司推出的一款集成设计环境,用于实现FPGA的开发,包括设计输入、综合、仿真、实现和生成固化(烧写)文件等多个环节。FLASH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FPGA配置文件和应用程序。在进行FLASH烧写之前,首先要生成适用于FLASH的固化文件。生成固化文件的基本步骤如下: 1.生成bit文件。在Vivado中首先需要生成bit文件,这是FPGA的配置文件,包含实现阶段生成的所有设计信息。 2.选择FLASH大小。在生成固化文件时,需要确定FLASH的容量,并注意大小单位是MB(兆字节),而非Mb(兆比特)。 3.选择固化文件的保存路径并命名。生成的固化文件将保存在用户指定的路径,需要设置文件名。 4.选择芯片的烧录方式。根据所用FLASH芯片的具体类型和连接方式选择正确的烧录方式。 5.选择已经生成的bit文件。在生成固化文件的过程中,需要指定之前生成的bit文件。 6.勾选所有选项后点击“OK”,完成固化文件的生成。生成固化文件后,下一步就是将bit文件烧写到FLASH中。烧写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连接设备。通过Vivado软件界面连接目标FPGA开发板,并打开设备。 2.设置参数。在打开设备后,需要设置与芯片相关的参数,包括芯片型号和电压要求等。 3.选择固化文件。在Vivado提供的用户界面中选择之前生成的固化文件,通常包括.mcs和.prm文件。 4.开始固化。点击确定后,Vivado开始执行固化操作,将bit文件写入FLASH。 5.固化完成后断电重启。在烧写完成后,通常需要关闭设备电源,然后断电重启以确保烧写正确,并让FPGA加载新烧写的配置。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bit文件的任何修改后,如果重新生成bit文件,则需要再次生成对应的固化文件,以确保bit文件和固化文件保持一致。在烧写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是Verilog语言编写FPGA固件,则在某些版本的Vivado中还需要添加elf文件。这在Vivado 2019.1等版本中尤为必要,因为这些版本对Verilog程序的固化方式可能有所改变。除了手动操作Vivado界面外,还可以使用Vivado提供的console命令格式来生成MCS文件,例如通过write_cfgmem命令来实现。还要注意备份文件。在Vivado环境下进行FPGA固化的教程通常会提到,烧写到FLASH中的程序(bit文件)需要在工程目录下与.mcs文件保持一致,如果bit文件发生变化,则相应的.mcs文件也需要更新,以避免固件不一致的问题。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