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石砂岩对酸性环境的腐蚀劣化响应 论文
本文针对长石砂岩在酸性环境中的腐蚀劣化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酸性环境对岩石劣化效应的影响,以及酸性环境下长石砂岩的细观组分及结构变化,同时借助CT图像处理技术与单轴压缩试验,观察和分析了岩石的力学参数劣化情况。通过CT图像处理技术,研究者对酸性水域浸泡后的长石砂岩试件进行了细观组分及结构变化的分析。CT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反映长石砂岩的内部变化,包括总体密度的变化、矿物成分的密度差异、孔隙结构的变化等。酸性环境处理后,岩石的总体密度降低,分布趋向均一化,而局部区域会出现更高密度的矿物成分。次生孔隙的增多,外部孔隙的变化可以直观观察,内部孔隙的变化则可通过最小外接矩形像素面积直接反映。利用岛津AGI-250伺服材料试验机进行的单轴压缩试验,观察了长石砂岩的力学参数劣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环境处理后的长石砂岩试件,在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方面最大下降量分别达到34.092%、22.016%和13.705%。这一结果显示了酸性环境对砂岩强度参数劣化度的影响较大,而对砂岩应变参数的劣化度影响相对较低。在酸性水域中,H+浓度对岩石的腐蚀劣化影响尤为关键。研究发现,在酸性溶液中,H+浓度充足时,砂岩主要发生溶解反应;而当H+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正长石和斜长石的溶解会与自生矿物的生成同时发生;当H+消耗殆尽后,反应则主要以水解的方式进行。这表明酸性环境对岩石的腐蚀劣化效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存在一个随着H+浓度变化的反应机制。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酸性环境对长石砂岩的腐蚀劣化效应,而且还为分析岩石等非均质材料的组成和性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将CT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酸性水域处理后砂岩的力学特性变化机理分析,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岩石材料在复杂环境下的劣化规律。此外,研究中还提到了一些相关的推荐阅读文献,这些文献涉及加载速率对大尺寸试样破裂特性的影响、基于SLFT边坡双折减系数强度失稳判据的分析、高温巷道调热圈特性及对隔热支护结构的影响、工程岩体分级标准的应用等,这些研究内容均可为岩石材料劣化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文章中所提到的“移动阅读”可能指的是一种阅读方式或阅读平台,用户可以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这为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提供了便利。不过,由于文档中这部分内容存在OCR识别错误或漏识别,具体的上下文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境进一步澄清。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