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主城区黑臭河道整治现状分析 论文
基于主城区16条黑臭河道2020年1月至9月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扬州市黑臭河道整治效果和现存问题。结果表明:采用清淤疏浚和人工曝气方式整治后,各河道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浓度得到显著改善,均值分别为48 cm和6.6 mg/L;氧化还原电位和氨氮浓度波动较大,分别为-105~238 mV和0.123~19.4 mg/L。 【扬州市主城区黑臭河道整治现状分析】在环保议题日益重要的今天,城市河道的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扬州市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主城区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备受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针对16条黑臭河道的整治措施及其效果,通过对2020年1月至9月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当前整治工作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挑战。清淤疏浚和人工曝气是扬州市黑臭河道整治的主要手段。清淤疏浚能够有效去除沉积在河底的污染物,降低底泥释放的有害物质,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数据显示,整治后的平均透明度达到48 cm,这表明水体的清澈程度有了显著提升,有利于阳光照射到水底,促进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进一步改善水质。人工曝气则是通过向水体中注入空气,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以利于微生物的活性,加速有机物的分解。监测结果显示,溶解氧浓度平均值上升至6.6 mg/L,这表明水体的自净能力得到了增强,有助于减轻水体的黑臭现象。然而,尽管透明度和溶解氧指标有所改善,但氧化还原电位和氨氮浓度的波动性较大,分别在-105~238 mV和0.123~19.4 mg/L之间变化。这反映了水质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氧化还原电位是反映水体氧化状态的重要参数,其大幅波动可能意味着水体中还原性物质与氧化性物质的平衡尚未稳定,可能存在一定的污染源持续排放。而氨氮是水体中常见的氮素污染指标,高浓度的氨氮会抑制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其波动大说明氮污染控制仍有待加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未来的整治策略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深入调查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二是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氨氮等污染物的排放;三是建立长期的水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异常问题;四是结合生态修复技术,如湿地系统、浮床植物等,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实现河道生态恢复。扬州市黑臭河道整治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水质波动、污染源控制不严等问题。未来的工作需要更加精细化和系统化,既要注重短期的污染治理,也要考虑长期的生态修复,以实现河道的可持续管理,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水环境。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