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考试认证
  3. 其它
  4. 开采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化及其作物响应 论文

开采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化及其作物响应 论文

上传者: 2024-08-21 23:50:41上传 PDF文件 2.56MB 热度 8次

为了探究开采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化及其作物响应,以河南焦煤能源有限公司赵固二矿沉陷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沉陷部位的土壤含水量、全氮量、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土壤呼吸速率、蔗糖酶和脲酶活性)以及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沉陷区土壤特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裂缝、附加坡度、积水等破坏形式的多重干扰下,沉陷区土壤含水量和全氮量均从坡上到坡下随着沉降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土壤水肥状况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导致土壤呼吸速率、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大体呈现出坡中 > 坡上 > 坡下的规律。

在不同沉陷部位,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坡下的小麦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株高、叶面积及产量性状均显著低于坡上和坡中的,而坡上的小麦生长发育受抑制情况更为严重,致使最终产量显著低于坡中的。这些发现突显了开采沉陷区的土壤特性及植物生长的空间异质性特点,并表明这种空间变化特征与沉陷破坏形式密切相关。

对于进一步理解土壤空间异质性,可以参考相关研究,如额济纳绿洲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详细阅读),以及煤炭开采沉陷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点击查看)。这些研究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类似环境中的土壤特性变化。煤炭开采沉陷与积水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深入了解)同样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