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部日喀则蛇绿岩中角闪岩的Sr 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论文
**
藏南雅江带中段蛇绿岩中产出的角闪岩是支撑蛇绿岩侵位的变质底板,追溯其源区特征有助于深刻解译雅江带蛇绿岩侵位过程。研究显示,两种角闪岩微量元素配分型式总体与N-MORB类似,但具有K、U、Pb正异常和Nb、Ta、Ti负异常等岛弧玄武岩特征。白朗地区角闪岩与路曲和吉定基性岩的εNd(t)=+7.95~+11.18,指示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俯冲带流体的改造。这一发现与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如藏南日喀则蛇绿岩中大洋斜长花岗岩成因的地球化学与Sr Nd同位素约束,进一步支持了印度洋MORB继承了特提斯地幔域特有的地球化学属性的观点。
这些地球化学特征的识别对于理解新特提斯洋俯冲带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如同西秦岭地区张家川早古生代闪长岩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中所展示的那样,俯冲带流体对地幔源区的影响常常导致显著的地球化学异常。这种与N-MORB对比明显的异常特征,表明了白朗地区角闪岩的复杂形成过程,揭示了特提斯地幔与印度洋地幔域之间深层次的联系。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结合更多的地球化学证据与南华北盆地太原组碳酸盐岩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等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雅江带蛇绿岩的侵位机制和地质背景。这些研究对于深刻理解特提斯-喜马拉雅地质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