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考试认证
  3. 其它
  4. Bowen盆地北部M煤层气田水平井生产差异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 论文

Bowen盆地北部M煤层气田水平井生产差异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 论文

上传者: 2024-08-20 00:42:40上传 PDF文件 5.89MB 热度 9次

Bowen盆地北部二叠统煤系地层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勘探开发程度较低。为了更好地指导开发区域的选择,分析已开发煤层气田的生产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基于M煤层气田的实际生产数据,从静态和动态资料入手,研究发现,M煤层气田的开发井高峰产气量和产气曲线形态可划分为四类产气模式:

Ⅰ型:高峰产气量>4万m³/d,其产气模式表现为“陡升—陡降—后期平缓递减”型。此类产气模式的高峰产气量较高,但稳产期较短,通常为3~7个月。递减阶段初期减速快,年递减率为30%~35%,后期递减缓慢。更多关于此类型煤层气产能模式的详细分析,请参考《Bowen盆地北部M煤层气田水平井生产差异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

Ⅱ型:高峰产气量介于2~4万m³/d,表现为“陡升—后期缓慢递减”型。此类模式的高峰产气量居中,且稳产期相对较长,为10~12个月。递减阶段减速较缓,年递减率为8%~10%。关于此类型煤层气产能及动态采收率的研究,可查看《煤层气水平井产气特征及动态采收率》

Ⅲ型:高峰产气量<2万m³/d,表现为“缓升—后期平稳”型。此类模式的产气量相对较低,但较为平稳,且无明显的递减期。更多关于该类型煤层气产能控制因素的分析,请查阅《煤层气水平井产能控制因素分析及排采实践》

Ⅳ型:高峰产气量<1万m³/d,表现为“低产不连续”型。此类模式的产气量低或无自然产能,相关的研究在《裂缝参数对煤层气水平井产气流速的影响》中有详细描述。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