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测试的术语及解释
在半导体行业中,芯片测试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以下将详细解释芯片测试中的一些常用术语,主要包括CP、FT和WAT。
CP (Chip Probing):CP是晶圆级测试,主要用于检测未封装的Die(晶圆上的单个芯片单元)的良率。在这个阶段,测试的目的是找出不良的Die,以减少不必要的封装和测试成本。CP测试通常包括基本的器件参数测量,如阈值电压(Vt)、导通电阻(Rdson)、源漏击穿电压(BVdss)、栅源漏电流(Igss)和漏源漏电流(Idss)。由于探针卡的限制,高电流测试等项目可能不在CP阶段进行。想了解更多关于半导体测试的入门知识,可以参考这本半导体测试概论,提供了全面的介绍。
FT (Final Test):FT是最终测试,针对已经封装好的芯片进行,主要检查封装工艺的良率。FT测试着重于芯片的实际应用性能,可能会包括待机测试等。相比于CP,FT的测试条件更加严格,测试项目虽然较少,但都是确保芯片功能和性能的关键指标。FT还会进行质量认证(QA buy-off),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关于半导体芯片失效分析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考这份文档,对芯片的失效原因及应对措施有深入的探讨。
WAT (Wafer Acceptance Test):WAT是对晶圆的接受测试,主要关注特定的测试图形(test key),通过电参数来评估各工艺步骤的正常性和稳定性。WAT不同于CP和FT,它的测试项目是独立的,验证制造过程的准确性。对于更多关于WAT测试及其在半导体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查看相关资料。
CP与FT的关系:CP测试是在封装前进行的,目的是监控前道工艺良率,降低封装不良的成本。FT则在封装后进行,确保封装后的芯片满足应用需求。部分测试项在CP阶段完成,FT时可免测,以提高测试效率。然而,某些关键测试只能在FT阶段进行。CP的测试条件通常较为温和,而FT可能需要在更高的温度下进行,以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对于记忆体芯片,CP测试尤为重要,因为它涉及Redundancy Analysis,即通过MRA计算修复地址,使用Laser Repair修复不良Die,以提高良率和可靠性。某些公司可能会跳过CP测试,直接进行FT,但这通常发生在FT和封装良率较高的情况下。想进一步了解芯片测试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这本数字半导体测试基础。
WAT是晶圆级别的测试,可能包括结构或管芯测试,与CP和FT的电路测试不同。对于那些生产多个系列通用Die的公司,CP测试可以通过trimming来确定Die的具体应用,以节省光刻版费用。然而,直接封装而不进行WAT测试的风险较大,通常只有在WAT良率达到较高水平时才会考虑。通过严格把控CP、FT和WAT,制造商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半导体制造与测试的相关信息,可以参考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