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示的函-智能功率模块ipm的主要特点及内部结构原理
在解析router-LSA和network-LSA时,每个中继链路描述(TLink *tlp)都通过程序清单11.9所示的函数处理。特别是,链路状态ID号(由TLink::l_id指定)用来辨别相邻LSA。在具体实现中,如果链路状态ID号不能唯一辨别某个network-LSA,该程序段会找出任何拥有匹配的链路状态ID号的network-LSA。
如果在数据库中找不到相邻的LSA,那么TLink::tl_nbr将保持为0,并且该链路不会用于路由选择计算。这一处理逻辑非常严谨,因为任何误判都可能导致网络路径选择的异常。特别是当相邻LSA的年龄等于MaxAge时,指向相邻LSA的指针会重设为0,因为这样的LSA不适合参与路由选择。
如果相邻LSA是虚链路的终点,那么终点标志位RTRrte::changed会触发虚相邻路由器IP地址的重新计算,即使虚链路终点的下一跳信息没有改变。这个细节处理很关键,确保了虚链路的正确运作。
在路由器遍历相邻LSA内的链路描述时,程序还会寻找返回到正在预处理的LSA的链路,并装入指针,收集最优的返回代价供区间和inter-AS MOSPF路由选择计算使用。可以看到,代码的每一行都在保障路由选择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更多关于外部路由、智能功率模块IPM的主要特点及内部结构原理,可以参考以下链接:外部路由-智能功率模块IPM的主要特点及内部结构原理、主机路由侦听-智能功率模块IPM的主要特点及内部结构原理 和 导入外部路由-智能功率模块IPM的主要特点及内部结构原理。
这些链接不仅提供了对相关技术的深入讲解,还包含了许多实际应用案例,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资源通过引入多种修辞手法,让复杂的技术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得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程序清单11.9处理router-LSA和network-LSA:
TNode::tlp_link() rtrlsa.C
490 void TNode::tlp_link(TLink *tlp)
491 {
492 TNode *nbr;
493 uns32 nbr_id;
494 Link *nlp;
495
496 nbr_id = tlp->l_id;
497
498 if (tlp->l_ltype == LT_TNET) {
499 nbr = (TNode *) lsa_ap->netLSAs.previous(nbr_id+1);
500 if (nbr == 0 || nbr->ls_id() != nbr_id)
501 return;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