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承载需求白皮书.pdf
《5G承载需求白皮书》详尽阐述了5G技术对承载网络的崭新要求,这标志着通信行业的重大变革。5G旨在应对未来的移动数据流量激增、大量设备连接和创新业务场景,构建一个“万物互联”的未来世界。与4G相比,5G采用更宽的频谱和大规模MIMO技术,大幅提升了峰值带宽和用户体验。同时,5G的超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特性对承载网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5G技术的三个关键业务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对承载网络的需求各有不同。eMBB强调大流量移动宽带应用,需要超大带宽;mMTC侧重于物联网,要求海量连接和低功耗;而uRLLC则用于如车联网、工业控制的高可靠性场景,对低时延有苛刻要求。 5G无线接入网(RAN)的结构由BBU、RRU两级演变为CU、DU、AAU三级,这种分割带来了前传、中传和回传的复杂承载需求。CU负责非实时处理,DU处理实时服务,AAU则包含物理层和射频功能。根据CU和DU的部署方式,承载网络可能呈现前传和回传两级或前传、中传、回传三级结构。 5G核心网向服务型架构转型,这将促进网络的灵活性和效率,使得网络切片、灵活组网、引言调度、协同管控以及高精度同步等功能成为可能,以满足5G差异化业务需求。此外,5G的RAN部署策略包括宏站和室分基站,以及DRAN和CRAN两种模式,其中CRAN的云化趋势将推动CU、DU和AAU的分离。目前,5G技术路线逐渐清晰,国际标准制定稳步进行,产业界正处在关键的标准形成和产业化培育阶段。白皮书为5G承载技术的选择、标准制定、设备研发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为了迎接5G商用,业界需要在明确承载需求的基础上,强化技术研发,完善应用方案,加速产业化进程,构建完整的5G承载解决方案。这不仅关乎5G的成功商用,也将深远影响整个通信行业的未来。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