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梁昌洪老师《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系列讲义(十二)
《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学的精神与方法》简介
通过讲述爱因斯坦和杨振宁等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人生历程和科学研究经历使青年学者能初步了解科学家们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此外,本课将在剖析科学大家的研究工作基础上介绍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它是一门人文与理工相结合的课程,希望通过本课不仅能够培养研究生们对科学研究正确的态度,同时也
希望能使同学们在将来的研究工作上获得一点帮助。
主要内容
科学的献身精神
科学的求实精神
科学的怀疑精神
科学的创新精神
科学的团队精神
科学的开放精神
毛泽东的矛盾分
析方法
华罗庚直接法
杨振宁的中西融合法
欧几里得的大演绎
笛卡尔的结合法
彭加勒比较法
费尔马的不等式世界
玻尔的互补原理
博弈论方法
Einstein的革命性思维
科学地发现自己第5讲Einstein的革命性思维(5)Science梁昌洪2008.10.9第三部分1905年之谜(下)ScienceEinstein有一句名言:“要大胆思辨,不要经验堆积。”最艰苦的条件下持之以恒才是天才的标志。――在Borel家用毕晚餐,Valery问Einstein:“当一个想法降临,你是如何将它们记住?笔记Science本还是便笺?”Einstein答道:“噢!一个想法,太稀有难得啦!”由此可知,一个人有了一个好的想法,很不容易;有了好的想法之后能把它紧紧抓住,并最终获得解决更不容易。1905年的Einstein一下子有那么多好的想法并付诸实施,这样才获得了一个真正的奇迹年。――相对论的创立给予我们第一个伟大的启示就是:不管谁,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哲学”,但是,“哲学”总是在那里悄悄的起作Science用,任何相对的体系中,总要存在不变量,也即“绝对”的标准。Einstein的狭义相对论中,光速C即为不变量。正如哲学中有“怀疑一切”体系。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