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课程学习
  3. 嵌入式
  4. 核磁共振原理和核磁共振的应用

核磁共振原理和核磁共振的应用

上传者: 2022-07-31 17:26:27上传 RAR文件 52.94 KB 热度 29次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原子核的角动量通常称为核的自旋, 是原子核的一个重要特性。由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具有自旋为1/2 的粒子, 它们在核内还有相对运动, 因而具有相应的轨道角动量。所有核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矢量和就是原子核的自旋。

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人体断面进行图像分析诊断的检查方法,它不用X线,而是磁场,其基本原理是人体所含氢原子在强磁场下给予特定的高波后会发生共振现象,产生一种高波数的电磁波。核磁共振正是利用这个性质,采用电子计算机对磁场的变化收集处理并图形化。

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脂肪、全身脏器、肌肉、快速流动的血液、骨骼和空气等。对脏器内部结构也能清楚显示。医生可以很好的识别病人体内的肿瘤、炎症、坏死病灶、异常物质沉着、功能阻碍、血液循环阻碍等病变。对于神经系统、胸部、腹部及四肢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有关核磁共振更多知识请查看医学影像设备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