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5).(北航出版.何立民)
书名:《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何立民) PDF格式扫描版,全书分为8章,共584页。2001年5月出版。 内容简介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系列图书是汇集了多年间国内主要期刊杂志中有关单片机应用系统的通用技术、实用技术以及相关领域中的新器件、新技术等技术文摘。反映了当时国内单片机应用、开发的先进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是第5卷,选编了1996年376篇文章。其中全文编辑124篇,其余252篇摘要编辑。 注:原书无书签。为了方便阅读,本人在上传前添加了完整详细的书签。 目 录 第一章 单片机的综合应用技术 1.1 MCS251微控制器的结构简介 1.2 新型嵌入式单片机MCS251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指南 1.3 用C语言开发51系列单片机高效代码 1.4 用C语言编写短定时中断服务程序的方法 1.5 Turbo C语言对汇编语言调用时数据传递的方法 1.6 PIC单片机软件模拟器PICSIM及其使用 1.7 实时控制中多任务系统实现的方法 1.8 8031单片机多级中断嵌套实现 1.9 新型存储器FRAM与非易失性存储器 1.10 一种串行E2PRO M的高可靠性应用和编程技术 1.11 接触式存储器TM原理及应用 1.12 电子标签DS1201原理及应用 1.13 新型IC卡AT88SC101/102及其应用 1.14 低功耗实时时钟及其应用 1.15 可涓流充电的串行实时时钟芯片DS1302及应用设计 1.16 实时时钟自动校准技术 1.17 用MC146818A降低单片机系统的功耗 1.18 DS1302串行实时时钟及其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 1.19 一种用GAL器件实现的可编程计数器 1.20 一种非标准串行输入接口 1.21 模拟开关的几种特殊用法 1.22 高速光耦6N135/6N136及其应用 1.23 数字电位器AD8402/AD8403原理及应用 1.24 图像处理器6538与8031接口技术 1.25 TC8830AF语音处理芯片的两种CPU工作模式 1.26 动态扫描式点阵液晶与80C552单片机的连接 1.27 汉字库在智能仪器仪表中的应用 第二章 传感器接口、数据采集与变换处理 2.1 实用光电传感器 2.2 TSV型精密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2.3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89C51的接口及编程 2.4 应用于电容传感技术的新电路 2.5 利用多路A/D并行实现特高速数据采集 2.6 用单片机实现高频信号的数据采集 2.7 超高速ADC的应用误差分析 2.8 传感器非线性误差的修正 2.9 采用微机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和实现 2.10 微机系统模拟通道的增益自动校准 2.11 DAC和ADC精度校准与测试技术 2.12 AD7710特性及接口编程 2.13 新颖的20位A/D转换器AD7703 2.14 AD7715的原理与应用 2.15 高速高精度16位A/D转换器AD7884的原理及应用 2.16 一种由单片DAC实现的程控增益放大器和A/D转换器 2.17 一种软件实现A/D转换的方法 2.18 RCV420 I/V转换电路的几种典型应用 2.19 光频率转换器TSL220的原理与应用 2.20 如何消除V/F转换器的误差 2.21 MAXIM有源滤波器设计软件 2.22 可编程开关电容滤波器及编程 2.23 用软件方法实现工频干扰信号的滤波 2.24 简单且理想的抗50周工频滤波算法 2.25 新型温度计DS1820及其与8031的多路测温接口 2.26 由DS1820构成的单线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2.27 传感器信号变送模块AD693在皮带秤中的应用 2.28 红外对管及其在测量滴流速度方面的应用 第三章 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 3.1 MCAN微控制器局域网 3.2 提高数据采集信号传输质量的方法 3.3 单片机与微机通信的两种新方法 3.4 C语言串行通讯问题及对策 3.5 一种用C语言实现PC机与多台单片机通讯的新方法 3.6 一种能用于光纤通信的前置放大器 3.7 循环冗余校验的软件方法 3.8 双端口RAM存取操作的处理方法 3.9 多机系统中双口RAM的构成方法及应用 3.10 用GAL实现双8031并行通信控制逻辑 3.11 串行通信RS-232C电平转换器 3.12 RS-422A串行通讯接口及其在MCS-51单片机中的应用 3.13 差分总线收发器75176在主从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14 带静电保护的RS-485/RS-422接口芯片 3.15 IEEE-488接口与RS-232接口的转换 3.16 单片机串行接口的硬件时分扩展法及其应用 3.17 集成电路ML2035、AMS3104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18 一种新型的电力线数据通讯系统 3.19 电力线载波通信集成电路LM1893 3.20 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器及其在数据通讯中的应用 3.21 单片机与IBM/PC机硬盘驱动器适配器的接口 第四章 可靠性设计与抗干扰技术 4.1 单片机系统的可靠性措施 4.2 可靠性技术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4.3 IC卡应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4.4 计算机实时控制系统软件故障的监测 4.5 微控制器(单片机)抗干扰能力与电磁兼容性 4.6 开关电源干扰的抑制技术 4.7 单片机测控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4.8 单片机CPU的抗干扰技术 4.9 微机测控系统实用抗干扰研究 4.10 微机应用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4.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的抗干扰技术 4.12 单片机系统的硬件抗干扰技术 4.13 单片机可靠性设计的系统恢复技术 4.14 MCS-51单片机系统失控的快速自恢复方法 4.15 微机应用系统程序失控的若干防护措施 4.16 "看门狗"技术在单片机系统抗干扰设计中的应用 4.17 "看门狗"电路配套程序设计原理与技巧 4.18 一种8031双重软件WATCHDOG设计 4.19 仪表接地与噪声 4.20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信号源屏蔽、接地与滤波 4.21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正确接地走线及抗电网干扰 4.22 信号线±40V故障保护器 4.23 雷电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 4.24 瞬态电压抑制器特性及应用 第五章 控制系统与功率接口技术 5.1 模糊处理板和模糊系统开发工具的研制 5.2 参数自寻优FuzzyPID控制器 5.3 采用智能积分器的通用型自组织模糊控制器 5.4 带负载观测器的模糊控制直流传动系统 5.5 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度参数 5.6 点位系统的模糊控制 5.7 自适应模糊温控器 5.8 空调器单片机模糊控制程序设计 5.9 一种电饭锅模糊控制器 5.10 电阻炉炉温控制中的可控硅触发技术 5.11 新型实用过零触发调功器 5.12 自动化装置中单片机和继电器型负载的功率接口 5.13 用驱动器IC并联法倍增单片微机显示接口驱动功率的设计与应用 第六章 电源技术 6.1 Maxim直流直流变换器特点及选用 6.2 电池组供电的电源系统芯片MAX714/715/716 6.3 由220V市电直接供电的集成稳压电源 6.4 自动均流技术及负载均流集成电路控制器UC3907 6.5 低功耗智能仪表的电源系统设计 6.6 80C31单片机低功耗系统及其电源控制电路的设计 6.7 基准电压温度漂移减小的措施 6.8 电压变换器7660的几种特殊用法 第七章 应用实例 7.1 PIC16C71单片机在投币电话中的应用 7.2 手提式计价电子秤--MC68HC705L5的应用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