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元数据基础
一本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元数据的书籍,绝对权威,好好享用。导言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数字资源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馆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元数据一直是图书馆实现文献有序化的主要工具,同样,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元数据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与图书馆传统编目工作相比,数字资源元数据的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数字资源具有海量的特点,因此,对数字资源进行编目不能如传统编日工作那样完全依赖图书馆员,而需要结合自动编目方法。自动编日可以极大地节省人力,提高元数据制作的速度,但是,数字资源、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的自由性、不规范性、非结构化特点会影响元数据的质量,因此,数字资源元数据的建设应加强对信息自动处理技术的硏究,充分利用受控词表、本体等知识组织工具提高对文本进行自动处理的准确性。二、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主要有两个途径。不同的建设途径也使元数据具有不同的特点。1.对馆藏实体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形成数字文献(在本书中称为自建数字馆喊)。自建数字馆藏由于来源于实体文献,因此,其元数据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图书馆已建的书目数据,一方面利用了已有的知识组织产品,节省了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同时建立数字化文献和印本文献间的关联关系。多年来,图书馆的编目工作一直以手头文献为著录对象,而数字文2|数字图书元数据基础献由于有了数字文本,就有了对信息资源的内容乃至知识点进行挖掘与组织的可能。因此,数宇资源元数据除了可以以文献为著录对象外,还应进一步以作品为著录对象,摆脱文献由物理形态带来的限制,围绕作品整合资源,最终实现整合知识,建立多层次的关联关系,为用户提供准确高效的知识导航。2.按照本馆的职能与服务需求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采集,纳入本馆的馆藏。网络信息资源与图书馆传统馆藏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元数据应首先研究制订适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标准体系,栎准的制订既要关注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又要与通用的元数据树准保持相对的一致,以保证标准具有开放性,能通过互操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亨。三、数字资源具有多种来源、多种媒体类型,因此,对数字资源元数据的利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整合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元数据,揭示其中的关联关系,使用户可以一站式获取所需资源。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元数据整合应根据本馆馆藏情况、系统建设的特点来考虑元数据整合的方式。一种方式是基于OPAC,以实体文献的书目数据为核心,整合相关数字资源元数据,这种方式适用于数字资源建设初期本馆馆藏仍然以书目数据为主的情况。另一种方式是构建元数据仓储,整合各种类型、各种来源的元数据,实现一体化的元数据服务,这种方式适用于建设了大量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字资源元数据的情况。四、数字资源的海量性、我国不同地区图书馆建设水平的差异性使得很多图书馆没有能力独自建设数字资源,而不论是数字图书馆的整体发展需求还是由社会发展带来的用户需求都需要各类型公共图书馆尽快加入到数字资源的建设中来,因此,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元数据建设应以共建共享为主要模式。数字资源元数据的建设对于图书馆来说,还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导言|3不断实战、不断发展的新兴领域。如何基于数字资源元数据的特点,更好地实现元数据揭示数字资渢内容、提供多维知识服务的功能是本书的研究重点。本书内容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对元数据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元数据的櫬念、类型、功能等,并对MARC元数据、DC元数据这两种图书馆界最通用的元数据格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元数据在语义网环境下的发展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併究了自建数字馆臧元数据的建设。将著录对象分为三个层次—文献、作品、知识对白建数字馆藏元数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按照这三个层次以古方志元数据作为实例砢究自建数字馆藏元数据的建设。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至第八章,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元数据的建设。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研究元数据建设原则及实现途径,并通过研究网终政府信息元数据标准体系、受控词表,对图书馆网络政府信息资源的建没进行了仝面的探讨。第四部分包括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在前面各章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基于元数据实现数字资源整合的方式。第五部分包括第十二章,提出应以共建共享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元数据建设的模式,并系统论述了合作体系的组织架构和平台建设。由于研究能力与研究时间有限,因此对一些问题的研究不够全面与深人。对于错误与疏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及图书馆同仁不吝赐教。萨蕾2015年4月目录导言第一章元数据标准研究……111第一节元数据概述第二节MARC元数据研究15第三节DC元数据研究==·a“=44=:=:a4aa“44.aaa18第四节关联数据研究………………………………………25第二章自建数宇馆藏元数据建设概述丰加mm:m++第一节自建数字馆藏元数据类型研究1【1看1厘1E1■第二节元数据制作方式.a.s.a.Bsiai E第三章以作品为著录对象的元数据…………………45第一节FRBR理论概述45第二节基于FRBR构建书目体系——以馆藏古籍资源为例…50第四章以知识为著录对象的元数据63第一节知识理论概述………63第二节知识库研究67第三节基于元数据实现知识的组织—以人物元数据为例…75第五章自建数宇馆藏元数据建设实例—古方志83第一节图书馆馆藏方志资源建设综述83第二节馆藏方志资源知识聚合硏究852数字图书馆元数据基础第三节馆藏方志知讥库建设研究80第四节关键问题研究…95第六章网络信息资源元数据建设概述99第一节网络信息资源元数据概述………………………99第三节公共图书馆网终资源元数据建设实践研究…108第七章网络政府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研究……………116第一节国内外主要政府信息元数据标准建设现状116第二节网络政府信息元数据标准体系模型设计……………122第八章政府信息受控词表研究126第一节国内网络政府信息受控词表概述……126第二节存在问题E·通垂,里通垂,,,用,垂垂鲁,着,垂,B里世130第三节受控词表互操作研究……………………………131第九章基于元数据的数字资源整合研究……13号第一节数字资源整合概述139第二节元数据整合的基础——元数据互操作…………142第十章基于OPAC的元数据整合………156第一节OPAC概述……156第二节基于OPAC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66第三节基于OPAC的元数据整合技术………………………169第十一章基于元数据仓储的元数据整合…………1第一节元数据仓储概述…171第二节实例分析……………………………………………177第十二章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元数据建设模式研究189第一节合作体系的组织架构研究…自着189第二节合作体系拓展…………………………………192第三节数字资源联合建设平台研究千動195结语…198第一章元数据标准研究第一节元数据概述元数据的定义元数据最通俗的定义是“关于数据的数据”,但是,这一定义太过宽泛、模糊,因此,多年来,对元数据的研究往往是从元数据的定义人手,从而产生了多种更明确更细化的定义。包括;data that defines and describes other data. ISO/IEC 11179-3: 2003(E)]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此术语指任何用于帮助网络电子资源的识别、描述和定位的数据。(IFLA)用于提供某种资源的有关信息的结构数据( Structured data),或者说是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 Data about other data)①元数据是用于描述数据内容(what)、覆盖范围( where when)、质量、管理方式、所有者(who)、提供方式(how)的数据,是数据与数①王松林:《论网路信息资源的元数据编日》,载《图馆学》2004年第2期,第9—11页。2|数字图书馆元数据基础据用户之间的桥梁。①元数据是与对象相关的数据,此数据使其潜在的用户不必预先具备对这些对象的存在或特征的完整认识。它支持各种操作。用户可能是程序,也可能是人。2几数据是对信息包( nformation package)的编码描述,其目的在」提供一个中间级别的描述,使得人们据此就可以做出选择,确定孰为其想要浏览或检索的信息包,而无需检索大量不相关的全文文本。③关于信息资源或数据的种结构化的数据④是面向某种特定应用的用于描述资源属性的机器可理解的信息。通过规范谮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使得机器能够无二义性地表现和获取信息。③对上述定义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这些定义对元数据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包括以下几点:(一)元数据的描述对象元数据的描述对象包括数据、信息或知识。数据是对客观事物、事件的记录、描述,是可由人工或自动化手段加以处理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符号的集合。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是与问题相关的数据,可以以文木、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能通过媒介进行传输。知识是人们从实践经验中总①刘炜;关于元数据的十万个为什么 LEB/OL」.2015-04-20J.hup://www,liut,sn/sztsg/full text/abc/'metaFAQ. pdt(2 Dempsey, Lorcan and Herry, Rachel. Metadata: a current view af practice and issues. The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val. 54. no. 2( March 1998): 149, 1573 Taylor, Arlene C, Th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Englewood, Colorado: Libraries UnlimitedIne.,199g,246.④肖珑、申晓娟:《匡家图书馆元数据应用总则娜施汇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版,第3页。⑤梁蕙玮:《公共图书馆自建资源整合研究与实分析》,北京;回家图书版社2014年版,第37页。第一章元数据标准研究|3结出来且被新的实践所证实的规律及经验的总结,是可以用于推理的规则。①笔者认为,不对描述对象进行限制更能体现元数据的作用,也更符合元数据的本质特征。基于此认识,元数据所描述的对象既包括实体文猷,也包括数字资源;既包括单个的独立资源,也包括集成性资源(如:期刊、网站等),以及多媒体资源等;既包括物理实体,也包括虚拟实体;既包括知识组织工具(如:词表)、服务、信息系统等,也包括元数据木身。而从数据的类型上看,包括了书目型数据、文献型数据、数字型效据、数值型数据等。(二)元数据涵盖的范围随者因特网的发展,元数的概盒出现在图书情报领域,一般认为,元数椐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198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目录交换格式》( Digital information formats,DF)手册中。在这词汇出现之前,图书馆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编日工作,制作了大量的书日数据、索引数据等。最为通用的LA的定义也将元数据的描述对象局限于网络电子资源。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书目数据是元数据,TEI标题也是,或其他形式的描述。②因此,笔者认为,尽管描述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措述网络资源的元数据与传统的书目数据在元数据标准上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从元数据的措述对象来看,传统的书目数据、目次数据等也应是元数据的一部分,描述网络资源的元数据与书目数据仍然是同一性质,同时,将元数据局限于对恻络电子资源的描述不利于元数据的发展。因此,对元数据的定义应是较为宽泛的,从元数据所起的作用出发进行定义更为科学合理。①郑彦宁、化棺林:《数猖、信應、知识与情转化关系的讨》,载《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7翊,第1—4页。刘嘉:《元数据导论》,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下载地址
用户评论